報名 top

關於IPMAbout IPM

關於「計量營」
「政治學計量方法研習營」(以下簡稱計量營)是由國內外政治學者合作於2001年所創辦,目標在希望提高國內研究生對經驗研究的興趣,進而積極鼓勵繼續深造,培訓下一代的方法論人才。第一屆計量營係由牛銘實教授、黃紀教授、林繼文研究員規劃,並得到當時中研院中山人文社科所的支持,在2001年暑假開辦為期五天的密集課程。

次年(2002)中研院政治所成立,在吳玉山所長及國科會政治學門的支持下,開始接辦計量營。2003年因SARS傳染病暫停一年後,2004年開始,計量營擴展為兩週半的課程,並開始每年鎖定三個主題之一進行輪替,包括:類別資料分析(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)、跨時資料分析(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)以及個體總體層次關連分析(micro-macro linkage)


課程除針對年度主題安排基礎到進階課程外,也涵蓋基礎核心課程及統計軟體Stata及R的應用等(請參見2001-2013課程表)。歷屆計量營的任課教師,以國內及美國學者為主,但近年也開始邀請日韓學者前來演講或授課。
 
關於「方法論」
2011年是計量營推動國際化的一個重要轉捩點。首先,規劃委員會決議將計量營的英文名稱定為Institute for Political Methodology (簡稱IPM)。其次,政治大學選舉研究中心開始與中研院政治所合辦計量營,攜手邁向國際化。

同時IPM並爭取到美國政治學會APSA的Society for Political Methodology (SPM)支持,自2012年起每年出資選派一位知名學者至IPM教授當年度程。SPM的支持,不但象徵計量營過去的成就獲得肯定,也是其邁向亞洲計量方法教學重鎮的一大步。2012年首度有日本、韓國研究生參加IPM,為期兩週半的課程中,前一週半提供全程英語授課,並邀請日韓學者至IPM演講授課;2013年則更有兩位中國大陸研究生參加IPM,學員日趨多元。

 
回顧計量營自2001年創辦至今,已有超過兩百位研究生及年輕學者參與,接受計量方法的訓練,並有超過30位學員繼續深造,其中至少10位已經獲得博士學位,並多已在大學任教。展望未來,IPM將持續推動國際化,積極培訓國內及亞洲各國學員,同時規劃委員會亦決議未來數年的IPM主題將包括:因果推論(causal inference)、類別資料分析(categorical data analysis)、時間序列與跨時資料分析(time-series and longitudinal data analysis)以及個體總體層次關連分析(micro-macro linkage)等,課程與師資亦將依主題進行細部規劃,使IPM日臻完善。

培育無數新血的政治學計量方法營(IPM):https://reurl.cc/EplRWn

活動花絮Activities

特別感謝Acknowledgment

感謝科技部人文司、Society for Political Methodology, APSA以及ICPSR
 
感謝科技部人文司及社會科學研究發展司(原國科會人文處)政治學門多年來對於本營隊的經費補助,以及中研院政治所的支持,讓授課老師以及學員無後顧之憂。並且感謝美國政治學會的Society for Political Methodology (SPM)支持,自2012年起每年出資選派一位知名學者(2012年Shawn Treier 、2013年Jeff Gill、2014年Teppei Yamamoto)至IPM教授當年度主題課程。

同時美國密西根大學Inter-university Consortium for Political and Social Research (ICPSR)自2014年起認證本營隊並向國際學界推薦,亦在此致謝!
我要報名